營養專家護眼飲食建議

1. 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食物
老年人應多攝取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花粉、蜂王漿、桂圓、大棗、黑芝麻、黑木耳、何首烏、蓮子、核桃、香菇等;少食動物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過高的食品。

2.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群
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A會引起角膜病變、白內障、夜盲症等眼病,所以要預防白內障,應多攝取瘦肉、魚類、蛋類、乳類和大豆製品等。而維生素C能減弱光線對晶狀體的損害;B族維生素能護眼瞼、結膜、球結膜和角膜。

3. 避免喝濃茶和咖啡
中老年人不宜喝多濃茶和咖啡,也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這樣會使血滲透壓突然降低,眼內房水增多,造成眼壓猛增,加重青光眼。

4. 忌吃辛辣食材
中醫認為,長期大量食用大蒜,會傷人氣血損眼傷肝,到了五六十歲易明顯感到視線模糊,視力下降、耳鳴等。尤其是眼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必須忌「五辛」,大蒜、大蔥、洋蔥、生薑、辣椒,否則不利於治療。

保養眼睛的小撇步

1. 熱毛巾敷眼十分鐘
熱敷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防止因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乾眼。

2. 經常紓緩按摩眼部
a.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放於眼下輕按三十秒。
b.以食指或無名指按眼頭十秒。
c.由眼頭至眼尾來回輕按十次。



3. 按摩大姆指上三個「明眼穴」
每天夾壓大姆指上的三個穴位:明眼、大空骨、鳳眼(如右圖)。明眼、鳳眼能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大多數眼睛的症狀。

  1. 文章出處:《現在開始 別再吃錯》

emma95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定要做到!10 種基礎肌膚保養方法

你一定曾有過沒卸妝就睡覺,或出門忘記擦防曬,忽略定期去給醫師諮詢皮膚問題等等的經驗吧!想要擁有白皙透亮的肌膚,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打好基礎,其實該如何保養肌膚,相信你一定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去執行。因此,我們整理以下10種肌膚保養的小常識,2012年一定要做到! 


1.每天出門都要擦防曬
根據醫師建議,每天都應該要擦上至少SPF30的防曬乳,而且一定要補擦。若想要適時補擦適量防曬乳卻又想要悶不透氣,可以在購買標明清爽不油膩;或者試試噴霧型的防曬乳,也會比較清透喔! 

2. 運動完立刻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下班後去一趟yoga studio或健身房做運動,但運動完大量流汗後如果不立刻洗淨很容易長痘痘。建議穿吸汗的衣服運動並在運動包裡放乾淨的毛巾,一運動完可以擦拭肌膚,並換上乾淨的衣服,最好是可以立刻洗澡囉!

3.洗完澡一定要記得保濕
洗熱水澡會帶走皮膚裡的油脂,所以沖完澡10分鐘內一定要記得補充乳液或乳霜,不然水分就會開始蒸發。若想提醒自己記得擦乳液,可以把身體乳放在浴室看的到的地方,但要注意擠壓型的乳液罐容易讓水氣跑進去而滋生細菌。

4.睡前絕對要卸妝
相信這點大家肯定都知道,卻不一定做得到!因此,從現在起要下定決心回家立刻洗臉,不要等看完偶像劇或康熙來了再去進行這件事,不管怎樣至少先卸掉睫毛膏。若真的很累,就把卸妝濕紙巾或化蛓硉左F西放在床頭,再累,都要擦完再睡覺。

5.每年定期皮膚檢測
就算妳很注重自己皮膚,每年還是要定期全面皮膚健診,因為醫生看到的東西是妳自己怎麼看都看不出來的。建議是每年作全身健康檢查的時候順便一起檢測肌膚,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6.定期去角質
嬰兒的皮膚每14天就完整代謝一次,但一位30歲的女性可能要花上28天的時間。多花那麼長的時間,皮膚細胞容易變乾或失去光采,也容易有角質堆積的問題。因此一週一到兩次去角質,可以幫助肌膚深層清潔。
7.手部保養也很重要
懂面相的人都知道,富貴命看手,但若是變成富貴手可不好啦!因此要多注重手及指甲的保濕,以保養臉般的心態來對待手,晚上睡前可以擦上含高度天然有機酸的護手產品並帶上手套睡覺,早上起來會發現手跟小Baby的皮膚一樣嫩呢!

8.刷具定期清洗
刷具理想狀態一星期就需要洗淨一次,並且一個月用洗手乳或嬰兒洗髮精洗一次刷具〈注意不要用熱水,因為熱水會破壞刷毛的組織〉,接者潤絲完將水分吸乾,再使刷具自然風乾。

9.不要用手摸臉
有痘痘就想擠是人之常情,但用你充滿細菌的手摸臉就很容易把髒污帶到臉上堵塞毛孔。在痘痘上塗一些治痘痘的藥膏,接著就絕對不要碰它!

10.謹遵守計劃實施
就算以上的計畫你都照做了,要看到成效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你需要的是耐心。千萬不要讓心急毀了一切。皮膚學家曾說過:「好的抗老乳霜或抗痘乳霜都可能需要6星期來看到成效。」但說真的,若6星期後什麼也沒發生,那這項產品可能不適合妳喔。


轉載自雅虎奇摩


 

emma95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豪小子人格魅力 信仰教育居功厥偉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我常常去學校演講,在和家長的多次交談中意外得知,原來家長最擔心孩子的問題並非課業成績,而是孩子找不到人生奮鬥的方向。」作家溫小平說,完整的信仰教育使林書豪從小就認清,進NBA打球的目標是榮神益人。她強調,每個人活在世上一定有其意義和使命,只要找到了,就會有源源不絕的熱情動力幫助他完成夢想。

林書豪魅力席捲全球,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開明的家庭教育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醒報現場」昨日邀請最近撰寫林書豪的教育問題引發熱烈迴響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王道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金傳春和資深作家溫小平,一同探討林書豪的父母究竟是如何扮演他的推手。

「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造就了林書豪完整的人格特質。」金傳春分析,林書豪的家人總是告訴他,無論成功或失敗,只要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未來的道路終將清晰。因此,林書豪總能謙卑地接受外界的批評或是讚美,而不至於迷失於比賽結果。

至於學校教育,金傳春接著說,著重人文教育的哈佛大學主張學生多接觸發展中國家或是較貧苦的地方,仔細觀察這個世界需要什麼。而主修經濟學、副修社會學的林書豪,透過籃球和不同地區的孩子相互交流,間接也確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王道維則以名牌代言為例,他表示,雖然有許多著名品牌爭相要簽林書豪代言,但他在乎的卻不是代言費高低,而是所代言的商品是否與其人生規劃相符。王道維說,「幫廠商代言其實並無道德爭議,但林書豪明白自己的信仰教育使他有別於其他球星,他希望自己能為支持他的人帶來的價值,是更心靈層面,並非流於商業。」

王道維強調,種種的例子顯示出信仰教育對年僅23歲的林書豪影響極大;對林書豪而言,信仰並不僅只於心靈上的寄託和感動,而已經昇華成生命的方向和歸宿。

溫小平說,林書豪總以聖經上的經文「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勉勵自己。她也以此鼓勵所有正處迷惘的孩子,只要有希望,一定能克服一切難關,持續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醒報現場」節目由台灣醒報製作,林意玲主持,預定三月10日(六)中午13.00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出。

 

轉載自雅虎奇摩新聞 

emma95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處在壓力中不懂得調適,會造成身心極大的傷害,除影響免疫系統,進而百病纏身,也容易罹癌。署立嘉義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建議大家學習腹部呼吸,吸入最大量氧氣,提供大腦及全身細胞足夠的氧氣,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減低焦慮與疲倦,增加身心調節及代謝。

最近許多人因職場的壓力過大而失控,許哲華表示,幾乎找不到沒有壓力的工作,壓力是隨時隨地存在,壓力像呼吸,不會消失,壓力像滾雪球,越滾越大,我們要學習管理壓力,而非一味的逃避壓力,否則健康容易出問題。

許哲華建議大家學習腹部呼吸疏導壓力,腹式呼吸的重點不在吸,而在吐氣,吐氣時要很慢、吐得多,如此副交感神經才會產生作用,讓情緒不會過度亢奮緊張,能吸入最大量氧氣,提供大腦及全身細胞足夠的氧氣,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減低焦慮與疲倦,增加身心調節及代謝。

 

※減壓方式─腹部呼吸法
•找個舒服的位置,或坐或躺,仰躺練習小腿屈起放鬆,放一本書在肚子上,一隻手放在胸部。由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呼吸時觀察及用手感覺胸部不能鼓起來,而是肚子上的書隆起來。
•吸氣時,將橫膈膜往下,胸部及腹部自然擴張,氣體流入胸腔,吐氣速度越慢越好。
•吐氣慢慢數1、2、3、4、5,在5秒後才能把氣吐光,等到熟練後再把吐氣的時間拉長到7秒鐘。 
•每天練習3到5分鐘,進食後30分鐘內不要練習,不是焦慮、緊張、生氣才用,應該從平常練起。


(取材自雅虎奇摩新聞        優活網)

 

  

emma95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